|
 |
 |
 |
 |
 |
枸杞的中藥屬性 |
·時間:2013/12/20 17:23:13 ·點擊:4652 |
|
【藥名】:枸杞 【別名】:茍起子、枸杞紅實、甜菜子、西枸杞、狗奶子、紅青椒、枸蹄子、枸杞果、地骨子、枸茄茄、紅耳墜、血枸子、枸地芽子、枸杞豆、血杞子、津枸杞。 【處方名】:枸杞、枸杞子、甘杞子、枸杞果、杞果、杞子、西枸杞、北枸杞、甘枸杞、寧枸杞、寧夏枸杞、寧夏杞子等。 【性味】:味甘;性平。 【歸經】:歸肝經;腎經;肺經。 【用法用量】:內服:煎湯,5-15克;或入丸、散、膏、酒劑。 【生態環境】:生于溝崖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。野生和栽培均有。 【資源分布】:分布于華北、西北等地。其他地區也有栽培。 【藥材基源】: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果實。 【采收儲藏】:6-11月果實陸續紅熟,要分批采收,迅速將鮮果攤在蘆蔗上,厚不超過3cm,一般以1.5cm為宜,放陰涼處晾至皮皺,然后曝曬至果皮起硬,果肉柔軟時去果柄,再曬干;曬干時切忌翻動,以免影響質量。遇多雨時宜用烘干法,先用45-50℃烘至七、八成干后,再用55-60℃烘至全干。 【炮制】:簸凈雜質,摘去殘留的梗和蒂。《綱目》:凡用枸杞,揀凈枝梗,取鮮明者洗凈,酒潤一夜,搗爛入藥。

|
|
|